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土地管理局对关于非法占用林地进行非农业建设问题的处理意见的请示的答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04:25:33  浏览:809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土地管理局对关于非法占用林地进行非农业建设问题的处理意见的请示的答复

国家土地管理局


国家土地管理局对关于非法占用林地进行非农业建设问题的处理意见的请示的答复
国家土地管理局



吉林省土地管理局:
你局《关于非法占用林地进行非农业建设问题的处理意见的请示》(吉土法字〔1992〕8号)收悉。现根据土地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答复如下:
任何单们和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使用土地,必须一律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经人民政府审批;在所经营的林地内修筑宿舍、办公楼等不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林地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道路或者其他工程设施的除外),同样必须按照《土地
管理法》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提出用地申请,报县级上上人民政府批准。对未经依法批准而占用林地及其他土地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应当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1992年10月17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共青团中央、林业部、水利电力部联合转发《六省(区)青年黄河防护林首次协调会议纪要》

共青团中央、林业部、水利电力部


共青团中央、林业部、水利电力部联合转发《六省(区)青年黄河防护林首次协调会议纪要》

(1984年8月26日)

 

联合通知:

  现将《六省(区)青年黄河防护林首次协调会议纪要》转发给你们。《纪要》中提出的营造青年黄河防护林的意见和措施是与会各省和有关部门共同议定的,请照此执行。

  营造青年黄河防护林,对于保护黄河堤防,治理黄河,改变生态环境,促进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团委、林业、水利水保部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黄河水利委员会,要高度重视,通力协作,采取切实措施,确保这项工程顺利进行。

 

  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六省(区)于八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在山西省河津县召开了青年黄河防护林首次协调会议。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六省(区)团委、林业厅、水利厅和黄河防护林建设试点地、县团委的负责同志。

  中央绿化委员会、共青团中央、林业部、水利电力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黄河中游治理局、河南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河务局、陕西省军区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交流了黄河防护林建设情况,现场观摩了河津、芮城两县黄河防护林建设工程,讨论了规划,研究部署了明年和今后防护林建设的任务。水利电力部副部长杨振怀、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张宝顺、林业部宣传司副司长袁有德、“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副局长刘文仕、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庄景林先后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一)

  会议认为,共青团中央、林业部、水利电力部今年二月发出组织六省(区)青少年营造黄河防护林的号召后,得到了六省(区)党政部门的热情支持和沿河两岸四百五十万青少年的积极响应。六省(区)及沿河两岸的地、县成立了黄河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分别由省、地、县党政领导同志担任组长。各级团组织、林业、水利部门开展了勘察、规划、试点、育苗工作。陕西省已将防护林区域内二百六十一万亩的造林任务落实到基层。河南省从各地调集了三万斤刺槐种子在豫北育苗。山西省在连续三年组织青少年营造黄河双千里防护林的基础上,今年又沿黄河造林二十二万亩。山东省把绿化一千四百公里黄河故堤作为第一战役,今春组织青少年植树二百零六万株。内蒙古也在防护林区域内造林三十万亩。据六省(区)不完全统计,半年来,沿河两岸青少年已为防护林育苗五万七千亩,在防护林区域内造林九十七万亩。

 

(二)

  会议指出,营造青年黄河防护林,是一件造福子孙的大好事,也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要保证黄河防护林建设的顺利进行,最根本的是认真贯彻、全面落实党的林业、水利、水土保持等各项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青少年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今后,一方面要动员防护林区域所属的厂矿企业、农林牧场、机关、学校、铁路、公路、驻军等单位的青少年继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参加防护林建设;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林业专业户,鼓励沿河两岸青年率先奋起,承包荒山荒滩,承包治理小流域,兴办家庭或联户林场、苗圃、果园等,落实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总之,要通过贯彻党的政策,使广大青年在营造黄河防护林的过程中,既为国家做贡献,又使个人增加收入。这样,青年营造黄河防护林的积极性才会持续高涨,经久不衰。

 

(三)

  会议认为,确保六省(区)青年黄河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还要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好以下几个实际问题。

  一、规划。黄河防护林工程所涉及的地区,地理、气候、土壤、水文条件不一,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制订一个符合实际的、科学的工程建设规划。要贯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片、网、带,乔、灌、草相结合,多林种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既要讲求速度,又要注重质量。规划设计由共青团、林业、水利部门共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以县为单位进行实地勘察、测绘,落实到山头地块。明年三月底以前,各省(区)将防护林规划示意图和各县规划设计图各一式三份分别报送团中央、林业部、水电部。防护林规划应做到:山区、沙区植被覆盖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平川地区不低于百分之五十;河滩种草种树要服从行洪和河道治理的要求;林带建设从河岸堤防开始,外扩到五公里的范围。从乡到省,不同行政区划地区规划地段的衔接,要由上一级团委、林业、水利部门协调解决。地(盟)、县(旗)的规划,经团省(区)委、省(区)林业厅、水利厅批准后方可施工。

  二、资金。在鼓励沿河两岸青年集资,开发荒山荒滩,建设防护林的同时,建议黄河防护林工程所属省(区)、地(盟)、县(旗)把防护林建设所需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予以统筹解决。林业、水利部门应将营林、水保费适当集中使用,保证黄河防护林的建设。属于“三北”地区的地县青年黄河防护林要纳入“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列入预算。经费的使用,要由团委、林业、水利部门三家协商确定,做到专款专用,照顾重点。共青团组织青少年营造黄河防护林所需活动经费,可从上述资金中拨给。

  三、种苗。种籽、苗木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团组织要发动沿河两岸青少年大力采种育苗。林业部门要加强对采种、育苗的技术指导,并负责调剂种苗余缺。要积极发展青年育苗专业户,以适应防护林建设的需要。

  四、用水。沿黄河水利部门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发挥现有水利灌溉设施的作用,积极解决黄河防护林的造林用水。

 

(四)

  会议强调指出,六省(区)青少年营造黄河防护林,是一个壮举。建设好这项青年绿化工程,对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速四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六省(区)团委、林业、水利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要在省(区)委和省(区)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相应的协调组织,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把工程的规划,任务的分配,种苗的准备,资金的筹集等项工作,一一落到实处。要共同组织力量,一年狠抓两次。从现在起,六省(区)应在防护林工程所属县份中,选择几个准备工作充分、动手早的县作为试点先行县,推广先进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推动防护林建设。

 


关于山林处理补充规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山林处理补充规定
四川省人民政府



一、凡土改工作已告完成(经过复查)之县区,为巩固土改成果,其已分给个体农户的山林,即确定其所有权不再变动。未分配之山林,原则上不再分给个体农户,分别国有林及公有林。未土改及已土改尚未复查地区的山林,悉依照西南区大森林收归国有实施办法,西南区土地改革中
山林处理办法及土地改革法有关各条的规定办理。
二、各县在土改时已分给个体农户的山林内,曾经群众决议留作建筑学校及其他公共建筑之成材立木,其胸高直径在六市寸以上者,应由县区政府视建筑之需要,指定株数,在一定时期内一次砍伐,以便林主及时更新,至胸高直径在六市寸以下之林木,应一律归地权所有者所有,不再
提留。
三、土改已告完成的县区,未分给个体农户的山林,作如下处理:
1、每一林区之连续面积在五百市亩以上者,划为国有林、在五百市亩以内者划为公有林。至于散生的零星林木,不便于公家经营管理者,得经当地群众讨论,报请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适当分配与附近贫苦农民。凡公有林,统由县(市)人民政府经营管理,采伐利用,或由县(
市)人民政府委托乡人民政府代管。
2、凡铁路、公路两侧及河、塘、堤、坝、渠旁为巩固路基及堤岸所种之树木,原则上由交通及水利机关分别管理。但当地县区乡政府应发动附近群众,有组织地进行分段保护,并与管理机关密切联系。
3、尚未分配的荒山,应以乡为单位,分山划界,进行集体封山育林及合作造林。
4、在划分为国有林及公有林内,如杂有农民私有林木时应本等价交换原则,以附近零星公有林予以适当的调换,以便管理。
5、在划分公有林时,关于县与县交界处有关林权问题的处理,应召开双方会议,协商解决。协议不成时,由上一级政府裁决。
6、国有林及公有林林权的划分,由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土改材料,派员赴各林区调查踏勘(其调查表式附后)分别拟划为国有林或公有林,其核定程序如次:
(一)公有林:由县(市)人民政府调查勘测明确后,填具森林调查表,并附林区图,报经省林业局核准后公布之。
(二)国有林:先由县(市)人民政府作初步调查,填具森林调查表并附林区图报送省林业局,再由省林业局派员会同县(市)人民政府勘查测量,分列林区所在地名称、座落、面积、林权、林况等(附图)呈报四川省人民政府核准后,交当地县(市)人民政府公布之。
7、国有林及公有林,经核准公布后,其经营管理,依四川省森林经营管理办法之规定办理之。
8、在林权未明确划分以前所收的山价(无论现在划为公有林或国有林),一律归当地县(市)人民政府掌握,列入地方财政收入,不另作处理。



1953年3月26日